English

从“留学”到“游学”

小留学生系列报道①
2000-05-09 来源:光明日报 美国《侨报》记者 乔磊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站 邬秀基 我有话说

编者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成败关乎民族兴衰。近年来,一些学生家长把子女送到国外去上高中,有的甚至是上初中或小学。许多经营性中介机构和欧美国家的一些学校(主要是私立学校)也看到了我国教育市场的潜力,纷纷在我国各地举办各类“教育展”、“留学咨询”活动,吸引我国的中小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小留学生现象大有成风之势。

未成年的小留学生在国外能适应吗?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何?小小年纪出国学习,对小留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他们在国外面临哪些困难?为解答这些问题,本报国际新闻版从今天起推出“小留学生系列报道”,陆续刊登本报驻外记者发回的独家报道,同时配发“各抒己见”专栏,发表有关各方对小留学生现象的评论。本报国际部专门设立热线电话,倾听社会各界的观点。

所谓“小留学生”是指持F—1签证在美国的中、小学就读的外国学生。此风源于中国台湾地区。80年代,一些台湾居民将子女送到美国,免费享受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1996年,美国修订移民法案,对外国学生进入美国公立中小学作出严格限制,主要内容是:持F—1学生签证的外国学生不得在公立学校的小学、初中就读,高中阶段的外国学生就读期不得超过一年,不能延长期限,并需缴付学杂费。

这一新规定实施后,台湾地区小留学生赴美人数明显下降。而随着中国内地的日益开放和经济发展,小留学生赴美风气却逐渐兴盛。美国的大学虽然不是义务制教育,但美国的高中毕业生只要本人有意愿,基本上都可以升入大学,只是进普通大学易,进名牌大学难。中国国内升大学竞争激烈,一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父母就通过不同途径将子女送往美国上中学。

从1997年开始,国内一些私立学校开始组织在校就读的中学生集体赴美短期学习,人数一般在20人至30人之间,每10名学生有一名教师相随。他们在美国的语言学校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学习,重点学习英文,而数学、中文等课程则由随团教师授课。这种留学方式以增加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主,签证到期后,团员们基本上全部回国。在洛杉矶地区,记者曾接触过几个这样的小留学生团,他们除了课业外,也参加一些美国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一般都给当地社区留下不错的印象。

中国赴美的小留学生多集中在美国西海岸,尤其是洛杉矶一带。洛杉矶是全美华人最集中、中国移民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华裔移民律师和华资语言学校随处可见,这为中国小留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来美学习创造了条件。

1998年以后,持F—1学生签证的中国小留学生数目开始迅速上升。申办者大多通过中国国内或美国的一些中介机构和律师来办理手续,赴美国后由于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多数学生只能在私人开设的语言学校立身。也有部分小留学生依靠在美亲属,想方设法转换身份,以求进入公立中学就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美国持F—1签证的中国小留学生人数约在1000人以上。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愿,但大多数中国小留学生赴美后并不能受到美国正规的教育。这大概是家长们始料不及的。由于外国小留学生几乎无法进入正规的中学,只能以语言学校作为维持身份的立足之地。记者曾走访过几所有中国小留学生的语言学校,尽管校方表示学校提供与公立学校同样的课程,但因经费、师资和教学设施的限制,这些学校的教学基本限于英文补习和托福考试等方面。

高中阶段是学生升大学的关键时期,公立中学一般会为学生设定基础和选修课程。要升入名牌大学,高中生除了学业平均成绩在3.8分(5分为满分)外,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也相当重要。另外,名牌大学也很看重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参与社区服务的经历。中国小留学生虽然数、理、化基础较好,但因无法进入正规学校,加之语言的障碍和参与社区活动的空白,很难升入理想的大学。近年来赴美的中国小留学生人数虽然逐年递增,但却很少有人考入私立名校的。

据洛杉矶地区一些小留学生的亲戚介绍,中国小留学生到美国后深知出国求学不易,大多数学生读书很用功,希望能升入好大学。但上述种种因素并非个人努力所能改变,远涉重洋来美“求学”的中国小留学生往往成为正规教育体制外的“游学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